二、氨基酸与 !"#$ ! !血液溶浆机转换器分子 -#$%是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氨基酸的转运工具。在细菌中有 (.或 /.种不同的 -#$%分子,而在真核生物中有 &.种 -#$%,但 "#$%上却有 01种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,这种结构特点也决定了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摆动现象。 -#$%分子 (’末端的 22%序列是氨基酸结合部位。每一种特异的 -#$%只能转载特异的氨基酸。由于核酸对氨基酸没有识别能力,必须通过能识别二者的蛋白质— ——氨基酰 -#$%合成酶,才能使 -#$%和氨基酸相互识别。第一章已介绍了 -#$%的空间结构。 -#$%中的 3!2臂参与将氨基酰 -#$%结合至蛋白质合成部位— ——核糖体的表面, 4臂是特异的氨基酰 -#$%合成酶识别相应 -#$%的重要部位之一。三、核糖体 "#$ !!核糖核蛋白体 #$%(567*8*"9+ #$%,5#$%)简称核糖体 #$%或核蛋白体 #$%,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 #$%,约占 #$%总量的 :.;以上。 5#$%与核糖体蛋白共同形成核糖体。每个核糖体均由大、小两个亚基组成。原核生物大亚基的沉降系数为 &. <,它包括 =( < 5#$%、& < 5#$%和 (/种核糖体蛋白;小亚基的沉降系数为 (. <,它包括 10 < 5#$%和 =1种核糖体蛋白。真核生物大亚基的沉降系数为 0. <,它包括 =: < 5#$%、
&>: < 5#$%、& < 5#$%和 &.种核糖体蛋白;小亚基的沉降系数为 /. <,它包括 1: < 5#$%和 ((种核糖体蛋白。 !!在 5#$%分子中,碱基配对形成一个核糖体内部的脚手架,蛋白质可附着在上面。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中有两个主要作用: "核糖体通过将 "#$%、氨基酰 -#$%和相关的蛋白因子放置在正确的位置来调节蛋白质的合成; #核糖体的成分可催化翻译过程的一部分化学反应。四、参与蛋白质合成的酶类 !!(一)氨基酰 -#$%合成酶 !!氨基酰 -#$%合成酶(9"6?*9@,+ -#$% 8,?-AB-98B)催化 -#$%的 (’末端 22% CD与氨基酸形成酯键生成氨基酰 -#$%。酶对氨基酸和 -#$%都具高度特异性。反应需要 EF= G,并分两步进行: !!氨基酸 G %3H I !氨基酰 %EH I GHH6 !!氨基酰 %EH I G -#$% !氨基酰 -#$% G I G%EH(图 1/ 1) !!细胞内的 -#$%的种类多于 =.种,故一种氨基酸可由几种 -#$%装载。装载同一氨基酸的所有 -#$%被称为同工接受体(68*9@@B)-*5)。与同义密码子结合的所有同工接受体均被相同的氨基酰 -#$%合成酶所活化。因此只需 =.种氨基酰 -#$%合成酶就能催化氨基酸以酯键连接到各自特异的 -#$%分子上。由于氨基酰 -#$%合成酶还有编辑活性( BJ6-6?F 9@-6K6-,),即
酯酶的活性。它能把错配的氨基酸水解下来,换上与反密码子相对应的氨基酸。综上原因, -#$%和氨基酸装载反应的误差小于 1. /。 !!(二)肽酰转移酶 !!在原核生物中,肽酰转移酶( )B)-6J,+ -59?8LB598B)是大亚基的 =( < 5#$%的成分;在真核生物中,该酶是大亚基 =: < 5#$%的成分。它们均是核酶。 #"!第三篇 #遗传信息的传递图 !" !#氨基酰 $%&’的合成第二节 #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##在翻译过程中,核糖体从开放阅读框的 () ’*+向 ,)阅读 -%&’上的三联体遗传密码,而蛋白质是从 &端向 .端合成,直至终止密码。原核生物的起始 $%&’是结合甲酰蛋氨酸的 $%&’( $%&’0-/$),而真核生物的起始 $%&’是结合蛋氨酸的 $%&’( $%&’1/$)。真核生物 -%&’的 ()端可能有多个 ’*+三联体密码,但真正的翻译起始密码位于一段短的通用序列 ..%..’*++中, %是嘌呤碱( ’或 +),该序列称为 23456共有序列(23456 7389/89:9 9/;:/87/9)。翻译过程和转录一样,也可分为起始(<8<$<5$<38)、延长(> ?5$<38)和终止($/@-<85$<38)三个阶段。伴随着起始和延长,不断地进行着氨基酰 $%&’的合成。



